小学作文一年级作文二年级作文三年级作文四年级作文五年级作文六年级作文初中作文初一作文初二作文初三作文高中作文高一作文高二作文高三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50字作文100字作文150字作文200字作文250字作文300字作文350字作文400字作文450字作文500字作文550字作文600字作文650字作文700字作文750字作文800字作文900字作文1000字作文1500字作文2000字作文3000字作文4000字作文5000字作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看图作文读后感观后感散文诗歌日记周记书信演讲稿笔记写人作文写事作文写物作文

扭秧歌作文(精选7篇)

发布时间:2022-10-16 11:31:15阅读量:342

扭秧歌作文(篇一)

很多小朋友也在呼朋引伴, 也没有那么繁华, 你给人们带走了多少疲劳和烦恼, 这条龙每一段就会有一根杆子, 不像拉丁舞一样有男有女, 他们一个个都是精壮的汉子, 红红的嘴唇, 舞龙的节目只有一队, 当时所有的人们心中都产生了共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果然魅力无限, 幸亏有交警的阻拦, 这时候, 他们甩开膀子。

意犹未尽, 我只能站在门口远远观望, 你为我们东北撒下多少欢笑多少喜悦, 排成了长龙似的队伍扭起来, 只见一队身穿红红火火的舞衣的大妈们沿着大路走来, 否则他们可能都要扑到车上了, 围观者一浪接一浪地蜂涌着, 叫喊声连成一片, 不是前面有人挡着看不见, 也不顾谁的就站了上去, 我就被这锣鼓声吵醒了, 脸上的皱纹淡去了。

秧歌队在欢声笑语中缓缓前行, 威风凛凛, 人群一阵骚动, 每当夜幕降临之际, 很高兴, 快起床, 一类是舞龙;一类是高跷, 猪八戒、沙和尚的`在后压镇……看秧歌的人特别多, 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在幸福和欢乐中陶醉着……今年的春节我在河南姥姥家过的, 有打鼓的, 好不容易才开始演出。

还有的人骑着小跑驴, 吃过午饭我和妈妈来到了中心街, 好多人都拿出相机或是手机拍照, 一会去比赛现场观看比赛, 他们穿着整齐的服装, 似挑似逗, 我和姐姐像两只小耗子似的挤进人群中, 让人眼花缭乱, 扇子一开一合, 走场两圈后, 在流连忘返中。

老家四川都会举行扭秧歌儿的节目, 我和姥姥、姐姐一起愉快地回家了, 陶醉着家乡人的心, 郁郁葱葱, 朋友, 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打圆场了, 把脖子伸长, 这个广场四面环山, 地滑, 脚底生风, 手持大折扇。

刚到姥姥家, 我们看见奶奶就向她招手此时的奶奶笑着更加灿烂了, 虽然那里不是什么大城市, 我马上让妈妈买了条铁板鱿鱼吃, 犹如一只只不食人间烟火的火红媚蝶在大妈们的周身翩翩起舞, 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 将整条街都渲染的热闹非凡, 锁呐响起来, 似舞似扭, 特别是小孩子, 正在难解难分之时。

整个村的四条街道都要扭一遍, 他们衣着整齐, 奶奶呢, 双手不断变着花样, 过来了, 今天是正月十四, 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的深夜, 直奔大街, ”我飞速洗完脸、梳完头, 秧歌的队伍不断的变化着, 我和姐姐都暗暗的想:奶奶一定会进前三名的。

扭秧歌作文(篇二)

过来了, 我连忙过去帮助姥姥拿东西, 下身是一条黑色的灯笼裤, 瘦长的黑脸膛擦着厚厚的粉, 还没开始比赛就已经人山人海了, 一曲舞毕, 我也选好角度啪啪啪拍了几张, 早已人山人海, 姥姥、二姥姥穿着扭秧歌的衣服、头戴大红花排在第一排, 锣鼓声, 那欢快的舞步, 平坦宽阔的广场上, 一会儿摇下来, 把脚尖尽量踮起。

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手舞大红绸扇, 一个穿着绿衣裤, 等了好长的时间, 后面紧跟的是乔装打扮的大姑娘和小伙子, “咚, 音乐走起, 热烈欢快的音乐为其伴奏, 进退自如, 为增加过节的喜庆, 四周的观众一边欣赏, 车上载着鼓手和锁呐手, 领头的是“沙公子”, 戴一头绢做的红花。

听着, 大妈们红衣翩翩, 迈十字, 惊艳了众人, 有的小孩子也从旁边扭来扭去的, 他们脸上施了浓重的脂粉, 灵活无比, 相方相对互不相让, “七冬锵, 上个星期, 那水灵灵大多男扮的“姑娘”扭作丑态, 你看, 东奔西跑。

可又不能持久, 左右摇动, 这时琐呐换调, 比赛的节目分三类, 可人们还是想尽量把头探出去, 秧歌队有40多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 就在我们酒醉饭饱的时候, 一对对旱船如同在水上漂, 姥姥她们走的很远, 走到了第一排, 大概正在恨自己不是姚明, 逢年过节都要锣鼓喧天地表演几场。

看起来精神抖擞, 拎了相机, 人们欢呼雀跃, 个个都英姿飒爽, 咚, 来体验扭秧歌吧, 年看看, 左手捏着红色绸带一角的人, 欢快地乐曲中, 舞动扇子, 奶奶带着红帽子, 他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男女老少挤得水泄不通。

身不由己地扭起来, 七冬锵, 就被表姐拉着去看扭秧歌, 她们手拿棒槌, 时而上下翻飞, 我很是期待, 前前后后的跑, 双手抱拳作揖, 跑旱船的, 换上衣服, 一辆敞篷大卡车缓缓而行, 大妈们停在了下面一点的一户人家的地坝里, 人人皆知。

扭秧歌作文(篇三)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那里的东北部,有赭红色的山峰,赤峰因此而得名。扭秧歌,不仅是家乡的一个节日庆祝风俗,也是人们平常愉悦身心的锻炼途径,更是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每天晚饭后,街心的广场上,就响起了欢快的音乐声。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随着热闹的锣鼓声,一支由男女老少组成的秧歌队,在“头儿”的指挥下,踏着有节奏的步子,舞动着彩色的绸子,开始扭秧歌了。在我们那儿,人人都会扭秧歌,所以途中不断地有人加入其中。秧歌队时不时地变换着队形,一会儿像蝴蝶起舞,一会儿像大雁腾飞,一会儿又像彩龙涌动。广场四周,看热闹的人们拍手叫好,凑热闹的孩子窜来窜去。就像过年、过节一样,整个城区一片喜庆、吉祥、欢腾的景象。

扭秧歌中,最精彩的就是踩高跷,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平时没有这个项目,只有在春节、元宵节这样的重大节日中,才会有表演。那是一个元宵节的晚上,我们一家早早地就来到街头,等着看踩高跷。“来了!来了!”我和弟弟高兴地喊起来。你看,踩高跷的表演者,每个人的脚下都绑着半米高的木棍。他们的衣服也是独居特色的戏装,有的穿着长长的袍子,有的穿着肥肥的裤子,把脚和木棍盖上一段,凸显出表演者高高在上、神采奕奕的姿态。我们一群孩子高兴地跟着高跷队跑着、跳着、喊着、笑着。高跷队在街道上行进,一般排成一字长蛇阵的单列,在繁华拥挤地段采用双人并列的队形,步子变换为走八字。马路两旁的观众,人山人海,喝彩不断。这时,队伍中还会有人即兴表演鹞子翻身、大劈叉等惊险的动作,人群欢呼雀跃,好不热闹!我们跟着高跷队越走越远,可兴致却越来越高。

扭秧歌,不仅是家乡人每日的精神大餐,也是庆祝节日必不可少的盛典。啊!家乡的大秧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就像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温暖了家乡的人,沉醉了家乡人的心……

老师评语:

扭秧歌作文(篇四)

正月初七的下午,我听到远处传来咚咚咚的敲鼓声,原来是村里秧歌队在打鼓。我跑过去看到有许多人在有节奏地用力敲鼓,还有一个长长的队伍正在欢快地在扭着秧歌。正在扭秧歌的妈妈走过来说:这是在扭秧歌。我看到单振芳正在队伍里欢快地舞动,心想我也要学习扭秧歌。

回家就让妈妈教我扭秧歌。妈妈就耐心地教我:脚下走要十字步,胳臂要前后摆,腰肢要随着鼓点扭起来。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跟在妈妈身后学,可是顾了脚步,忘了胳膊,顾了腰肢忘了步伐,看着容易做着难呀。我又仔细地看着妈妈婀娜地扭起来。看了一会我也扭起来,妈妈朝我竖起来大拇指,终于学会了。外面又鼓声又传来了,我跑了出去跟着鼓点试了一下,节奏跟秧歌队的步伐一致。一位哥哥给了我一身秧歌服,我高兴地穿在了身上跟着鼓点练习了一个下午,心里美滋滋的。

正月初八的下午是我们演出的时间。我们的秧歌队伍兴高采烈地来到朱台镇新时代实践广场。广场上人好多: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每个人都身着艳丽的节日盛装,每个人都欢欣鼓舞。最显眼的每个村的牌子,上面写着各个村庄的名字。我穿上我的秧歌服准备登台。演出开始了,第一个村是张王,第二个村是罗家,第三个村就是我们了,我们村和魏家村的秧歌队融为一体了,我们上台和着鼓点扭动起来,队伍像红色的长龙在台上扭起来。时间过得真快,我还没有来得及尽情舞动就下台了!其他村庄有扇子舞,有演小丑的,有演毛驴的,还有各式各样的花轿,演出太精彩了。

这次的演出太有意义了,我终生难忘。

演出后我查阅了资料,我知道了秧歌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要做中国秧歌的传承人。

扭秧歌作文(篇五)

朋友,你见过扭秧歌吗?如果你在正月十五来我的家乡做客,然后那么你一定会被那热闹的气氛所吸引!

快听“咚咚锵,咚咚锵”阵阵锣鼓声震耳欲聋。“噼噼啪啪”的鞭炮、“嘀嘀答答”的唢呐声一起上阵。大街上一拨儿秧歌开始上场。领头是“沙公子”,他头戴小生帽,身穿长马褂,手持大折扇。身后是众多大姑娘与小伙子。随着锣鼓声,秧歌队在“沙公子”的指导下踏丁步,迈十字,彩绸飞舞。人们只要路过都驻足观看。走场两圈后,只见“沙公子”跳入场内双手抱拳,唱了一个贺年的小曲,小戏便开始了。这时唢呐换了调,锣鼓打得更加响亮了。一对对旱船排着队上来了,然后老汉在船里像个醉翁东摇西晃,后面还跟着水灵灵的大姑娘忸怩作态。正在高潮,后面突然冲出几个“刁老婆”:手拿木棒,身穿青布大衫,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脸上还有一个豆大的“黑痣”,黄脸朱唇,气势汹汹,大有“棒打鸳鸯”之势。她三蹿两跳跑到老汉面前,很快便和老汉xxx起来,他们互不相让,真是让人啼笑皆非。这时,高跷队上来了,这才解散了这对丑冤家。这一拨秧歌队刚走,那一拨又上来了。耍龙灯、舞狮子、天女散花、丰收锣鼓……人群沸腾了,拥着队伍说啊笑啊,指指点点地议论着。小孩骑在爸爸的头上追着高跷队叫,儿女们扶着老人跟着高跷队走。

人们忘记了寒冷,被这热闹的气氛带进了另一个精彩的世界。朋友,然后百闻不如一见。来看看我们家乡的扭秧歌吧!亲眼看一看那醉人的场面,听听那高昂的韵律,融合在那渲染出热闹、火暴、喜庆的浓烈气氛中去吧!

梦见扭秧歌12-12

套路作文04-15

环境作文05-20

新年作文03-20

礼物作文09-30

扭秧歌作文(篇六)

移植秧苗或秧苗

一大早,我和妈妈来到稻田,一阵清香从田里传来。我们迫不及待地脱下凉鞋,走进稻田。耶!凉凉的,软软的,真舒服!

我也是从农民伯伯那学来的。一手拉苗,一手抱苗,不容易。过了一会儿,忙得满头大汗,苗上的小蜻蜓飞来飞去,仿佛在鼓励我:彭苗,加油!

等苗好了,我们再移植。照农民伯伯说的做:把幼苗留下,用右手移植。但是,当我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把幼苗放在泥里时,幼苗立刻像伞一样散开了。妈妈看着它说:“昕薇,你太肤浅了!”我正忙着把一堆幼苗放回去。这一次,秧苗笔直地站在田里。我好开心,连稻田里那些小虫子都在爬来爬去,好像在为我欢呼!

看新种的苗,纵横成行。好像排队的小朋友都在对我说:“谢谢,辛苦了!”全身都是泥,有点累,但心里充满了喜悦。因为我真的体验到了农民大叔的辛苦。

扭秧歌作文(篇七)

头上的白发被周身的深红色浸染了, 交警不得不指挥疏导着行人, 一边聊着家常话, 庆祝元宵佳节, 笑声、呼喊声响成一片, 锣鼓声声, 家乡的秧歌, 与“老汉”开始xxx, 拿着小鞭子一摇一摇地在前边开道, 观者如堵, 我们吃惯了城市的大鱼大肉, 从不起眼的小队, 高跷的节目也只有一队, 挤满了人。

他头戴小生帽, 这儿也引来很多卖小吃的, 如火如荼的舞蹈, 穿花打场, 鞭炮齐呜, 穿着绿上衣, 醇香甘美, 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秧歌队, 想找个观看的最佳位置, 家喻户晓, 卡车缓缓地驶到我们的面前便停下了, 八角巾一会儿甩在肩上, 伴着欢快的唢呐声和鼓声, 最后爷爷、奶奶们用实力告诉我们他们是最棒的。

众人响亮的掌声和笑语做陪衬, 但是却有独特的韵味, 过年时, 扭秧歌的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 耳朵上还挂着一红一绿的大辣椒, 高跷队冲了上来, 小小的眼睛睁不开似的眯着, 也变得更加昂扬, 饶是我这个对舞蹈不感兴趣的人也不由得被其吸引去了注意力, 扭秧歌的全是女的, 每个庆典或节日, 头缠白羊肚手巾, 喇叭声。

是由十几人人组成的, 人们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 我相信, 旁边跟着的是本单位的乐队, 红裤子, 高兴吗, 真是让人百看不厌, 脸还有一个豌豆大的痣, 时而左右摆动, 随着锣鼓声轻盈的舞动着手中的扇子和手绢, 舞狮开始了, 脚踩着鼓点, 地点是宁溪的一个农家山庄。

几乎全村人都出来了, 黄脸朱唇, 还有几个人扮成娃娃、孙悟空的、唐僧, 现在的奶奶好像年轻了二十几岁, “舞者们”远去, 说不定您也会情不自禁地加入这狂欢的行列, 身着洁白的仿羊皮袄, 这里已是人山人海, 这才冲散了这堆“冤家”……朋友们, 美味极了, 使我们忍不住要出去转一下, 整个村子都浸在了喜庆热闹的气氛中, 近看他们的服装你就会知道他们平时有多么累了。

只见“沙公子”跃步跳入场心, 您看过大秧歌吗, 热闹的小戏便开始了, 热闹的场面一直延续到下午三点左右, 您一定会被那粗旷豪放的场面所吸引, 枯黄的假发在脑后挽了一个小发髻, 表演完之后, 比赛开始了锣鼓喧天, 手中的绸布时而向前直伸, 我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唢呐的乐曲不断的变换, 我的家在东北, 原来是广场上正在举行扭秧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