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范文工作计划范文工作总结范文合作方案范文日志日报范文工作报告范文年终总结范文申请书范文通知书范文请假单范文活动策划范文活动报道范文简历范文委托书范文授权书范文论文范文简报范文志愿书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精选14篇)

发布时间:2022-10-12 15:10:55阅读量:540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一)

今年又是我校第xx届青年教师赛教课开赛的时候了,各位老师均精心准备,一场教学的课堂盛宴又开始了!我们语文组有三位教师参赛,黄程龙老师执教《我与地坛》,覃慧芹老师执教《花未眠》,周静老师执教《珍珠与泪珠》。我受教研组的委派主评覃慧芹老师的课,下面是我评课的札记。

最近教育局正致力于建设“基础教育的亮点工程”,这个“工程”是个了不起的工程,我首先也来找找亮点。其实我在想,作为评课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是促使执教者改正相关的错误,这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我想发掘执教者的亮点,让其能找到自身的“生长点”,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节课难免有若干的遗憾,如若大加批评,执教者难免灰心丧气,结局只能是不欢而散。然而亮点亦不能是虚假的奉承。

所以我所反对的评课态度是两种:一种我称之为“行政式”的态度,气势汹汹动辄将一节课踩入地狱,有的评课者甚至不屑与执教者交流;另一种则是“奉承式”的态度,有的评课者如若遇到名家便全是阿谀之词。评课的态度应是学术的态度,学术的精髓则在于自由、平等、独立。

一、五大亮点

覃老师执教的《花未眠》一课有五个方面的亮点:

亮点一:教学设计合理,整节课使用了“问题教学法”,利用五个框架性问题推进课堂教学的展开,而这五个问题又是理解文章的要害和枢纽,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好处在于能够提纲挈领地抓住文章的要旨大意,并激活学生的思维,而避免了学生的被动地听。记得三年前语文教研员覃方确老师曾问我对于学生主体性的理解,我大胆提出学生发言不一定是主体性、参与性的体现,但是当时我没有道出本质。现在我可以明确了,一定是由“思”而“言”才是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真正的体现,缺了“思”的“言”即是无效的“言”,只是形式的繁荣罢了。

亮点二:有资源整合的意识,本节课能引经据典,适当延伸拓展。导入使用了苏轼的《海棠》一诗,揭示《花未眠》与《海棠》的异曲同工之妙,中外相互印证。利用优美的图文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我们常常是“教教材”,受到教材的局限,而不是“用教材来教”,教材只是资源之一,如果树立了课程意识,“万物皆备于我”,再“反身而诚”,那么就可以“乐莫大焉”了,资源一经整合,教学的境界也就开阔了,也就不再是“教死书”了。

亮点三:教学的双边活动基本上是充分的,教师是有激情的,学生是活跃的,于是整个课堂处于和谐的状态。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的功能,能通过框架性问题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

亮点四:注重了语文教学重要规律,即是抓住了散文的诵读。诵读形式多样,有范读、齐读、分组朗读等,并能通过诵读与文本的研读相结合。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诗歌和散文教学中,诵读法更是不二法门。从诵读中能看出对于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所以我反对将有意境的诗歌、散文分析得支离破碎,而主张以读促析、以读代析。

亮点五:文本的研读比较充分,而并没有架空文本。

二、两个遗憾

遗憾一:执教者犯了一般公开课、赛教课的通病,就是极力想展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于是整个课堂容量很大,这个问题也想讲,那个问题也想讲,导致了问题没有讲得透彻,教学的重点也就不能突出了。完整有时并不能完美,不如来一个美丽的戛然而止。我一直主张公开课也要常态化,体现原生态的课堂。做人本色是真,做课常态是真,这也正是我所提倡的“现象学语文”的精神。

遗憾二:本课虽然注重了诵读,但是诵读仍不到位,诵读没有和语言的品味结合。读而不品,等于没读,要读出情感,才达到了诵读的目的。因此教师的范读是关键,结合语言的品味来读,进行诵读的指导。

三、三个技术性问题

问题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思维方面的特点,提出问题要视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一提出问题就马上希望得到学生的回答。

问题三:每一单元、每一课的教学应抓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点,有的文章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有的要抓住信息筛选能力,有的要注意语言的品味,有的突出审美的熏陶,凡此种种都应在听、说、读、写几项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三个要处理好的关系

关系一: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的彰显学科特色,而不可滥用,本课中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声响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精美的图文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这是运用得很好的。

关系二: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件越多表示预设越多,就会导致课堂生成被湮灭在一张张的演示文稿上。建议以课件为主要框架内容的设计,而黑板则作为课堂生成的展示平台。

关系三: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本课教师的主导性较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体现。建议提出框架性问题后,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自主思考,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点评到位,少一些讲解。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到处一派祥和景象。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远道的客人。鸟鸣嘤嘤,诉说着我们心底最深切的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远方的客人,欢迎你们!

亲爱的朋友,我们盼望已久!

我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是我们共同追求。我们今天聚首寨底,共悟育人之道。你们远道而来为我们传经送宝,我们万分感谢。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不吝言辞,把你们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传授给我们。而我们也一定会向你们虚心求教,与你们真诚交流。相信你们的到来一定会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增添前进的动力,一定会增进我们两校之间的友谊。

我们虽然身处乡村小学,但我们对教育事业有着无限的热忱和忠诚。我们热爱我们的工作,热爱我们的孩子,热爱这片教育的热土。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志,我们只希望给这片土地上的孩子描绘希望,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我想我们的心是一样的,我们的爱是一样的。

春风阵阵,传递着我们两校之间浓浓的情谊。白云朵朵,承载着我们对教育共同的追求和希望。

最后,请允许我再次代表寨底小学全体师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三)

《热爱生命》课文很长,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教什么、怎么教到关键处?这对执教老师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高小粉老师出色地完成了课堂的教学,使我受益匪浅。

一、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环节。

二、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内容挖掘到位,语文味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受到熏陶感染,在语境的动态中学到语文知识文中主人公强烈的生命意识,惊人的顽强意志,非凡的人性和智慧;文中精彩出色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凸现主题的象征意义,形象生动的文学语言执教者都能关注到并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巧妙落实。

三、板书设计简洁、完整,富于艺术性。

随着多媒体的运用,不少老师忽略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全文性的板书而全文性的板书是对文本整体思路、内容、写法的把握,有利于训练师生的思维,锤炼师生的语言,帮助师生深入把握文本,从高老师的板书设计中也可窥见她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当然,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上好一堂课,对教师往往是高难度的要求。就本课而言,有一些教学环节还有待商榷。如整体感知要整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整体感知这一板块用时较长,前后有10余位学生进行了感知归纳,内容涉及“困难、命运、自然、饥饿、狼、孤独、死亡”7个方面。在学生感知回答以后,有一个很好的提炼机会,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合并,这样可以将学生发现的点与整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为进一步理解文本奠定基础。遗憾的是教者没有安排这一环节,整体感知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四)

一堂课下来,我不但感受了李老师那饱满的教学热情,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到了老师他那扎实的教学功底。下面我就这堂课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第一,课堂教学重点突出。

我们可以看到,老师的课堂教学,大部分的时间用在了教学第3自然段上。而在教学这一段时,又主要是抓住了3个重要的句子

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3、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来进行解读这一段,重点非常突出。老师的课研究的主题是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时,老师能先抓句后抓词来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雄伟气魄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不但落实了教学重点,同时也为学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本堂课中一个非常成功的地方,值得学习。

第二,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

在重点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老师在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讲解课文时,也注重了朗读教学和说话练习,真正地体现了一堂语文课该有的东西。在老师教学的每一个重点句后,都进行了朗读练习,而且方式也较多,有指名的,有齐读的,同时有的句子也有必要的指导。当然,教学时,老师自己富有激情的语言,也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是学生激情朗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他自己饱满的感情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五)

5月19日上午有幸聆听了我校毋XX、严XX、张XX三位老师执教的《一件好事》这篇课文,他们的课堂“紧扣课标、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声形并茂”,充分展现了低年级段语文教学的特点,听后使我感触颇深。

一、共同之处。

(一)重朗读训练。

三位老师都在导入新课以后都设计了自由朗读课文,同桌互读小检测环节。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使我们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了美美的读书景,感受到了浓浓的语文味。

(二)重字词训练。

三位老师均在“我会读”环节中运用“学生自读——同桌互读互教互测——齐读——解释”的形式对本课所学的生词进行重点训练,在课文学完后“我会写”环节中运用“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试写”的形式进行字词训练。这样由读到写是学生把本课要掌握的新字生词落到实处,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重课外拓展。

三位老师在课堂上都引入了“贫困儿童的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这些孩子的不幸,从而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真正明白课文主人公这一做法的重要意义,明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个道理,从而深化了“快乐生活”这一单元主题。

二、不同之处。

毋XX老师的课堂,注重单元主题的提升。他从单元主题入手,最后回归单元主题。这一做法不仅是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明确了课文的主旨,而且对“快乐生活”这一主题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严XX老师的课堂,容量大、节奏快。她的课堂集听、说、读、写于一体,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同时,适时引入本班学生的练笔,这一做法值得肯定。

张XX老师的课堂朴实之中散发着高雅之气。最为突出的亮点是在课堂结束之时引入一首儿歌,让学生在读儿歌的过程中加深读文章主旨理解,充分体现了低年级的教学特点。

三、建议。

1、深入的研读教材,准确本册教材的训练点,以免做一些学生所不能及的训练。

2、加强说话写话的训练,为学生的习作奠定基础。

3、把握好课堂节奏力争做到张弛有度,这样才能使课堂重点得到突出,难点得以突破。

以上纯属个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有不到之处,请多多见谅。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六)

今日第二节课,我听了xxx教师上的一节生动趣味的公开课,获益匪浅,此刻由我对这节课作如下评说:X教师语文功底深厚,教师语言丰富、优美、感染力强。既求新又求实,充分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中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教师充分体现了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运用了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课文层次清楚、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教师的步步引导下深入理解了课文,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一、情景导入,画龙点睛

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美的写景散文。情景导入时,X教师用那声情并茂、富于文采的语言,引领学生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学生在品味祖国奇山异水的同时,激发出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和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导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讲解朗读、方法多样

三、疏通文意,方式新颖

教师充分体现了参与式教学的理念,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四人一小组疏通文意,然后每人一句进行翻译,教师适时点评、鼓励,形式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促使他们都能动起来,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增强了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

四、感知资料,层次清晰

感知课文资料部分,x教师的分析富有层次性,能够经过三个有梯度的问题的逐步合作探究,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理解及掌握了课文资料,效果明显。

五、品味赏析,设计科学

作业设计,典型科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x教师为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活泼的文言文示范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还有很多,未尽之处,还望各位同仁再作评说。

该课诱导得法、点拨到位,学生思维活跃、参与进取。整堂课活实相济、精彩纷呈,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现综合评价如下:

一、厚实的教学资料。《蚊子和狮子》寥寥百余言,在教学资料的选择上空间有限,但冯教师硬是从这单薄的课文里淘出了厚实的资料:寓言知识介绍、寓言功用评价、寓言结构方法、寓言阅读技巧、寓言写作训练、寓言语言赏析······。

二、浓郁的语文韵味。这是一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的精品课。寓言的阅读与写作自不必说,单是在字、词、句、篇的领悟与解读上也细入毫厘、丝丝入扣,甚至连一个引号也能够嚼出不一样的味道来。好的语文课不怕细,只怕粗,粗了就出不了味。牛肉干是要细嚼慢咽才能出味的。

三、丰富的激活手段。课堂气氛活跃与否,学生参与度高低与否,是与教师激活手段的多寡密切相关的,冯教师在这堂课上运用了引领、点拨、思辨、抢答、化解······一系列激活手段,使得课堂活动如行云流水、气脉贯通、瓜熟蒂落、顺理成章。

四、显著的教学效果。这堂课知识含量充足,教师引经据典,挖掘教材既深且广;学生理解到位,回答问题有理有据,既学到了寓言的相关知识,又学到了寓言的写作方法,还学到了大师们对寓言的一些精辟论述。

五、沉稳的教学风格。冯教师由于钻研教材透彻,又能机动应变,故而课堂上的他指挥若定,进退有据,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渐入佳境。避免了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常犯的急躁、慌乱、逼供、挂漏等毛病。不足的是: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该强调的知识记忆没有强调,异常是大师们对寓言的精辟论述。白璧微瑕,此课仍不失为一堂短文深教、细教、巧教的精品课范例。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七)

英国著名课程理论专家L.斯腾豪斯曾明确地指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并且发展的最好手段不是经过明晰目的,而是经过批评实践。我个人认为,那里的批评就是进行反思。那么,经过一周紧张的听课,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所收获,有所反思。反思越深,收获就越大。下头,我就听课,做一些不成熟的发言,题目是《如何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

1、做有效的学习组织者。课标要求教师由教育教学管理者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接纳性、宽容性、倾听性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氛围。陈楚云教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学生主动参与的进取性就十分高。教师要板画葫芦架,不是直接画出,而是要求学生细读文字,找出描述的4个事物。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画画,并引诱说:同学们朗读越正确、越流利,越有感情教师的葫芦就会画得越好。经过学生朗读,把葫芦架子画出,画了4片葫芦叶,又戛然而止,挠得学生心里痒痒的,之后进一步引导:你们把这句话读得好,教师就画得多。学生越读越起劲。教师用贴叶的方法理直气壮地哄得孩子一次又一次,声情并茂地朗读文本。葫芦叶也就越添越多。这样的组织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同样,陈妹教师的《秋天的雨》中也有类似的教学例子。

2、做有效的共同学习知识的参与者。课标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学习知识的参与者,由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教师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构建民主、合作的文化生态。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做到师生平等,和学生一道找真理、规律,与学生一齐分享他们的感情、观点。应把学生尊重为主演,主人。我认为我们应当摒弃教师讲得越细,越好的思想。注重学生本事的培养,做学生的引路人,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如陈霞清教师的一个环节:寻找身边的美。由学校的弯腰捡纸屑启发,引导到学生回答对父母的孝敬等。她朴实、清新的风格给我们如沐春风的感觉。陈妹勾住一词的教学能够说是画龙点睛。这么多的气味,难怪勾住了小朋友的脚。生活中哪些事物也勾住了你的脚?举例谈谈,学生紧扣勾住谈得眉飞色舞,热闹非凡。

3、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语文的本质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课标要求教师用心施教。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关注自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资料能否按部就班地传授,也不应是细心翼翼控制整个课堂局面,怕出现异常情景,令自我措手不及。陈霞清、陈楚云的教学手段就运用得恰当。陈妹教师的句子教学很到位。出现两个需要比较的句子:一是比较学;二是反复读;三是抓重点;四是抓句子中的反义词;五是感情指导轻慢连贯,边读边感受颜色的美丽,秋天的迷人。她异常关注学生的听说,尤其注重让孩子表达自我独特的阅读感受。

4、删繁就简,构建有效清楚的教学环节。一篇课文可挖掘,可赏析的资料实在很多,如果我们逐节展开,一成不变,只能把书本抠死,将语文教死。我们要做的是抓重点段落,品位语言;抓关键词,读出画面;提炼精华,删繁就简。如陈妹教师的《秋天的雨》,整个教学环节十分紧凑:第一是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呢?从总体把握课文整体。第二是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快速找一找描述颜色的词语,都有哪些,圈出来;自由读课文,秋雨把这颜色都给了谁,边读边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再把你认为最美,最喜欢的一句多读几遍。第三是同桌配合读第3自然段,看看秋天的雨里藏着哪些好闻的气味。第四是秋天的雨不仅仅有好看的色,好闻的味道,还是一个热心人。秋天的雨做了哪些事?第五是总结,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五个环节,不多不少,没有拖泥带水。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真的需要不断充实自我。仅有不断充电,更新知识储备,认真研读文本与学生的学情,才能随心所欲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八)

今天上午,观摩了三位老师的展示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课品如人品,他们的课不是做秀,也没卖弄,让人所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深深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

首先,范莉莉老师的课给人第一感觉是真实。比如说,导入时的游戏,“1月1日是什么节日?10月1日是什么节日?……”许多学生回答不上来,这可以看出范老师课前没有跟孩子们说过“悄悄话”,这样有缺憾的课才是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我们的公开课不是表演,不是做秀,在这里范教师的如果能沉着一点,耐心地告知学生,很自然很巧妙地过渡到自己的预设中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范老师有深厚的语文基本功。大方、流畅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尤其是声音甜美。但我们遗憾的是没有听到范老师的那带有童音的动情的范读,如果范老师不用课件录音读,而是自己深情地吟诵,这样效果会更好。课件上画面加上动作,干扰了学生对诗歌美丽语言的感受,致使读完以后,有个小孩说“老师,声音小了听不见”。我想,可能是视觉干扰了学生的听觉吧,再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当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气氛中,童娟老师为我们送上了《妈妈的账单》这一课。这节课,对于上课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幸福,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这里,要感谢童老师,让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听课老师沉浸于她的情感课堂,同时,心灵为之一震!5月10日,是母亲节了,我们为人儿女的,不能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应该常回家看看!应该为我们那可亲可敬的母亲做些什么?我相信,在师生情感推向高潮的时候,没有谁不想念自己的妈妈,这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这就是所渭的诗意课堂,诗意语文。

不过,如果童老师的音调再低沉些,语速再缓慢些,能做到语言的抑扬顿挫,这一定会催人泪下的。

当我们的心头还回荡着《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的时候,季益波校长又为我们送上了精美绝伦的《普罗米修斯》,我认为季老师这节课上得大气,浑然天成、人课合一。

在这里,我想借用几句诗来评价一下季老师的课。

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

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

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是一节高品味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颇有大家风范,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当学生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季老师戛然而止,恰到好处,学生意犹未尽,“英雄”的韵律余音绕梁,三是不绝。

总之,今天的三节观摩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虽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犹如维纳斯并不因为断臂而影响了她的美丽。今天的三节课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今天,我和我校的20位教师在南街小学听了王淑军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和赵艳红老师执教的《开天辟地》两节阅读课,收获颇多。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两位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始终是课堂上的引导者,组织者,始终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交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王淑军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注重了朗读和写字的指导。王老师检查词语读音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读,在容易错的字音上,王老师进行了强调与强化,力争全体学生都能读正确,真正做到人人有提高,人人都学会。在检查朗读课文时,注重了学生朗读姿势与朗读能力的培养。王老师从细节处着手,让孩子们掌握读书的正确姿势,并教育学生要大声地、口齿清晰地把文章读出来,这就是朗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阳光、自信,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而且,老师亲切的语气,微笑的面容也给了学生读好文章的信心。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语文能力训练。王老师在了无痕迹中达到了这一要求。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小组内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听赵老师在执教《开天辟地》,可以用“行云流水”一词来评价。整个教学过程赵老师始终以文本为依托,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去感悟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如,教学“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个巍峨的巨人……”两个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观察他的动作、神态,再读句子,读懂了什么,从哪读懂的?让学生再做做盘古把天和地分开时的动作,师此时配乐朗诵,学生在举臂一分多钟时的累与盘古的“一万八千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盘古的伟大精神跃于眼帘;紧接着,赵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抓住下一段的“精疲力竭”“微笑”感受它的献身精神。

很感谢两位老师的辛勤劳动,能带给我们一些收获,一些思考。还有几点建议与大家一起商榷:

1、王淑军老师在教孩子们写字时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老师要在孩子们中间巡视指导,在孩子们的本子上写几个范字,让写的不好的学生零距离地学习临摹老师的字体,更能拉近师生情感;还可以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去写,调动孩子积极性,让孩子真正喜欢上写字。

2、赵老师整体上看学生读书的时间还太少,感觉像蜻蜓点水。开课伊始,就直接问: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标画有关语句。在学生对整体还没有意识时,这样未免太仓促。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话,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景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赵老师像是在牵着学生走,一步一步的,没有放开,学生在感悟时谈的太浅显,没有真正触及心灵。

总之,听了这两节课,让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语文教学,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弊端,如:学生读书时间少,问题意识不浓,想象力不够,表达能力不强……这都与自己平时课堂上放的不够有直接的关系。想起叶老曾经的号召,“所有学生要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贡献力量。”所以,对于一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如果落实了该落实的工具性,影响了该影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算是“语文课”了,也就有了语文“味”了。期待更多、更有语文味的好课不断呈现,也希望这样的活动更多一些。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九)

各位领导:

这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7、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工作考勤方面:

在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为提高自身的素质,我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到各地听课学习,平时,经常查阅有关教学资料。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联系,时时关心他们,当然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须在以后进一步的努力。

总而言之,现在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奉献。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十)

司亚老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用豪爽来形容,具有大家风范,因而整个课堂显得大气而不张扬,充满激情,课堂教学艺术更是值得品味。

课堂整体设计独具匠心。课文从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三个自然段并列存在,结构非常清晰,司老师抓住彩塑、壁画作重点解读,避免了平均用力的弊端。首句“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从导入到总结贯穿其中,每讲完一个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此句多遍,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莫高窟的喜爱、向往之情,大大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对莫高窟由不了解到熟悉、由衷地喜欢,原来,莫高窟如此美丽。

课堂细节精彩纷呈。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富有激励作用,如学习彩塑一段时,“你们的读给了我听觉上的享受,让我们从视觉上享受一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对彩塑形象充满视觉期待。“把你笔下的飞天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此时飞天已布满我们的教室”激发了学生交流的欲望,也让学生感觉自己笔下的飞天真的很美,这比老师直接说“写得真好”更有激励作用。在学习2、3自然段时,先文本后媒体,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再去欣赏彩塑与壁画,让学生由文本到图片进行了双重感悟,更加深了学生对莫高窟艺术宝库的印象。为了让学生感受卧佛的大、长,突出了“16米”这个数字;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壁画的宏伟瑰丽,突出了“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这一个震撼人心的数字。抓住描写彩塑神态的词让学生想象其他彩塑会是什么样的神态,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充实了彩塑形象,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积累了描写人物神态的词,寓积累与想象于一体,一举两得。朗读的形式多样,有个别读、齐读、默读、自由读。“曾”字的解读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莫高窟艺术宝库的珍贵。过渡句的讲解、排比句的学习练写,让学生在学习享受中掌握知识技能。当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悟后,让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来写一写其他飞天的形象进行小练笔;在认识了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凝结成了莫高窟这一伟大结晶时,让学生把自己想对莫高窟、想对古代劳动人民说的话写下来,在这样的环节中,很好地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有感而发,真情流露。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课堂伊始,老师以“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几处景点”这一问题直接带领学生回忆文本,进入文本,并板书“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词,让学生很清晰地认识到本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所在,学习目标也明朗起来。

学文中渗透思想教育。在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了不起后齐读“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首小诗,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我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经历了一次思想教育的机会。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十一)

苗老师上了一节现代散文的研讨课。研讨课目的在于让同学们从优秀的散文作品中总结其写作的成功因素,从而使学生对自身的写作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

这节课的教学有两个突出优点:

一、老师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苗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和看法。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都给予充分欣赏和关注,以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唤醒学生主动参与的信心,因而本节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面积大,学习兴趣浓,师生配合默契。这一点大家都看到了听到了。

苗老师的课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多的启发。我们备课时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教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我会学”,再由“我会学”到“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要点的过程中自觉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十二)

一、教学流程:

导入——目标展示——初步感知——形象分析——课堂练习。

二、成功之处:

1、教学目标明确。

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1、整体感知课文,能用几句话该课故事梗概,理解课文内容。2、分析迷你的形象,学会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理解美德的内涵,提货故事的深意。

就本课教学来说, 基本能围绕着三个目标展开教学。

2 、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良好语文学习品质。

开课伊始,通过观看动画片《白雪公主》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分析米妮的形象中,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口头作文,有意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通过默读课文,训练学生读书思考赏析能力。通过当堂练笔,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同时,在学生展示习作时,请学生上台展示,并引导评价等,这些,不仅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方法实践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3、学生答问能以文为证,有理有据。

尤其是 在“分析米妮形象”一环节中,学生这一表现异常突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形成见解,举手答问。且学生答问的习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米妮是个xx的人。请大家把书翻到第xx页,跟我一起看第x行自然段第x行……”由此,学生的良好习惯可见一斑。这不仅是这堂课展示给我们的,也是教师平时训练的必然结果。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4、注重在评价。

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生生评价,相互取长补短,教师评价引导深入思考探究,明确方法。这样,在评价中指导,在评价中巩固学法,在评价中提高能力。

二、商榷之处

1、教学设计方面。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设计应删繁就简。

本课教学容量大,内容多,步骤繁。我认为,一堂语文课,教学设计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基本要求,还要依据学情。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涵盖三个维度,表述上要准确。在《2012年新课程标准教学指导书》中,针对语文的各种文体的教学,都有详细的指导与示范,此处不必赘述。本文是一篇童话。关于童话教学,我想目标与重难点之一就是目标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可遗憾的是,本课教学设计中却忽略了这一点。的另外,在目标的表述上,同样也要准确。应尽可能使用“外显”行为动词。如目标1中的“理解”和目标3“体会”等词语的使用要仔细斟酌;目标2中“学会”一词也不够恰当。一种方法的”学会“往往需呀时间,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仅凭一节课就“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显然不符合实际。目标展示要适时适度。既然要展示目标,就应让展示发生效力,不可蜻蜓点水,学生走马观花,还没读完,已经切换。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可一味追求大、强。 或许是因了“优质课大赛”的缘故,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出彩”。所以内容的选择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本课教学,在赏析人物形象之后,教师小结了正面描写与咋么描写的方法,然后出示了一组句子,要求“练一练”。

(1)从蛋壳里爬出的那些小鸭实在太丑了, 到处挨打。(从描写角度分析)(2)他们老是说:“……”三组句子均为《丑小鸭》里的句子。于是,学生把课文丢掷一边,开始赏析《丑小鸭》里的这些句子。我想,此处如目标真是果非要设计练习,可就地取材,从本文中抽取几个句子赏析不好吗?课堂进程中,此时正在进行的是人物形象赏析。在赏析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涉及到了人物描写角度和描写方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在评价中归纳方法,在指导中学会方法运用,在诱导中提高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和赏析人物的能力。而此时仅为练而练,反倒节外生枝,既影响了学生思维,还打乱了教学程序。更何况,在练笔之后,还有一项”找一找,读一读“的练习与之雷同。一堂课仅仅四十五分钟,容不得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耽误啊。

再次, 教学步骤过于繁杂。

导入

1、观看动画片。

2、说说观后感觉。

3、说说主人公。

4、出示课题

——展示目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概括文意。

2、填空。

3、讲述故事梗概。

4、评价总结

——形象分析

1、讨论: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答问。

4、什么是描写。

5、描写的种类。

6、回忆描写的方法。

7、请一位“模特”,教师描述,学生听辨所用描写方法。)

——练一练——写一写——找一找,读一读——思一思——作业。教学环节可谓多矣。然而有些教学环节却影响了教学实效。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应当避免程式化的操作。

2、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探讨。

这是我每听一节课都格外关注的问题。这样是个老生长谈的问题,然而我个人的看法是:2002年课堂改革方案中,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选择做了明确说。十多年来,这种观点不断在强化,目的让所有教师都能够逐渐学会正确指导学生选择学习方式。然而十多年来,盲目选择学习方式仍然充斥着各科教学的课堂。课堂上随处可见的是学生讨论轰轰烈烈,合作热特闹闹,不论所学内容,不顾学生个体,更无视问题性质。所以,每每听课,我都会不厌其烦地陈述我关于合作学习是看法。今天,我仍然强调,不是所以问题都适合合作学习;许多合作学习必须要以自主学习为前提!

3、教师基本功锤炼方面: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相应的学科知识。对于新教师来说,尤其要有学科系统性、专业性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像学生展示的知识必须是正确无误的。如,本节课中,描写的概念是否有必要强化先放在其次,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这显然是描写角度而非描写种类。人物描写方法则有“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等。而细节描写也只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神态、容貌、衣着等则都属于肖像描写等等。

另外,本节课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教师就”学生模特“进行肖像描写的口头作文。但仔细分析,教师的口头作文中,对于人物肖像描写的顺序却有些混乱,没有按照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等写作顺序进行。

以上均为我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还请执教者海涵。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十三)

众所周知,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个性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潜力的强弱。郭老师在教学《恐龙的灭绝》时,充分体现了识字与阅读的有机结合,做到了阅读中不忘识字的积累,下面就郭老师的这堂课,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合理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识字,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活动、变枯燥为生动,如果运用得当,能够丰富语文教学的资料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提高教学效率。在揭题时,为了让这远古的恐龙时代,真切的出此刻学生面前,郭老师透过视频动画,一下子让这庞大的恐龙鲜活起来,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激起去探求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的兴趣。

二、透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识字,识字教学体现了必须的层次性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识字由原先枯燥无味的机械记忆变得生动而搞笑,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郭老师在教学中,透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当小老师读、男女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识字教学;透过“恐龙生蛋”、“恐龙妈妈出难题”等低年级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识字情感。个性值得一提的是,郭老师在学生会认词语的基础上,让学生选几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连成一句话。这样,使识字活动由单一变得丰富,不仅仅让学生再一次巩固了词语,还在连词成句中,巧妙的理解了词意,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潜力,真是一举多得呀!

但在课堂上,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存在的一些困惑:

一、有专家提出语文教学要“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简简单单学语文。识字教学是否也该如此呢?单编的识字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识字、写字,我们是否能够在理解、感悟、拓展等方面再简略一些,媒体的运用再精当一些,节省出必须时间,再多给学生一些自主识字、认真写字的时间,在识字、写字方面做得再扎实、有效一些呢?

二、识字教学如何科学划分教学课时的问题。如写字量大的教学资料,老师们一般分散在两课时进行,以便分散难点、减轻负担、有效指导,观摩教学时所展示的课时内只写一、两个字的分配方式是否适宜?参赛课、观摩课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尚可理解,常态下的识字教学如何科学而合理的安排写字环节,值得思考。

语文评课稿06-22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篇十四)

4月17号,在陆老师的组织下,有幸连听了由我们新教师中两位优秀的同仁叶芙芳老师和陈凤妩老师分别执教的《桥》、《四个太阳》。两位老师,一个是执教5年级,一个执教一年级,高低年级的课堂集中呈现,两位老师的风格也是迥然不同,却都让我们大开眼界,学有收获。这里我想着重来谈谈听了叶芙芳老师执教的《桥》后的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

叶老师的这整堂课的构思非常的完整、巧妙。虽然是新教师,课堂上展现出来的却是她成熟、老练的一面,完全不见生涩,令人佩服,基本上课堂处理的无可挑剔,亮点多多,显示出教师对教材、课堂与学生的良好把握。

一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叶老师的课堂上,始终不忘带动学生的情感,非常注重渲染情境,以情促情。

比如正式导课之前,叶老师就播放了一段关于山洪灾害的录象,这真实可怕的山洪镜头马上把学生,甚至听课的老师都拉入了这种氛围中。同时叶老师让学生在滋生情感之后给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谈谈自己的感受,非常巧妙的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营造了一种与课文相吻合的紧张气氛,奠定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基调。再如叶老师在后来教学中,两次运用音乐渲染,这音乐选的也十分巧妙,不是普通的背景音乐,一是山洪爆发时的声音,二是温柔凄婉的配乐,适时出示,恰当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烘托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中的情境,读有味,说有情。

二对话文本,以情育情

本堂课的又一大亮点,就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叶老师把阅读教学看成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三抓词品句,读中升情

本堂课还是一堂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教师抓词品句,做得十分到位。在这里,还要讲的是叶老师提问设计也很有效,利用几个大的问题去统领整堂课的教学。然后又把解决这些大问题的途径,回归到阅读,落实到具体的句子,词语的品读中去。比如叶老师抓住“老汉是个怎样的人?”这一大问题,让学生划出句子,读读说说。并抓句几个重点的句子,以及其中重点的词语,引领学生深